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网】汪品先:海洋经济50%来自海底

时间:2013-07-17浏览:55

【中国网】汪品先:海洋经济50%来自海底


“蛟龙”海试超预期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7月16日讯 (记者 冯竹)“蛟龙”号近日完成海试第一航段的工作,停靠厦门港。海洋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向阳红9号上开展调研座谈工作,来自同济大学的汪品先院士在听完船上主要科学家介绍之后表示:“南海海试出乎我的预期,由于时间原因,本航次预调查工作时间不足,但能取得如此好的调查结果,我代表南海深部计划的同仁深表感谢。”
海洋经济50%来自于海底 我国不足一成
  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风险性,且难度大,需要大量资金和高新科技。目前人类在海洋上活动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受着海洋自然条件的限制,狂风恶浪、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海上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带来很大威胁。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在变化。人类对于海洋的接触历史深远,但对于海底的认知仅仅半个世纪的时间。可以说,海洋经济50%来自于海底,在这方面中国还不到10%。我们自己到了海底发现了信息,我们自己做了研究,应该在中国海洋研究史上是一次飞跃。”汪院士动情地说。
“蛟龙”号海试开启南海深海研究之门
  通过10次下潜,“蛟龙”号在南海区采取了包括贻贝、深海虾、蜘蛛蟹、珊瑚、海百合、白瓷蟹、玻璃海绵、碳酸盐岩、火山岩石、多金属结核在内的大量生物和地质样品,在科学家指定区域进行了地质取样和化学测量。这也是“蛟龙”号首次在科学家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海底取样作业。
  虽然有些生物的品类还在鉴定中,但是汪院士表示:“南海潜力非常巨大!一个小海山就能发现这么多的生物品类,我对南海深海研究充满了期待,这也给南海深海研究开了个好头,类似的海山在南海不知道有多少个,生物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我很期待专家们在下一航段上给我们更多惊喜。”
让深海科学走进千家万户
  汪院士表示,他希望通过媒体的声音,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海洋、关注海洋,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提升百姓对海洋的认知。“蛟龙”号采集的样品不应该只局限于研究,更应该让我们的深海科学走进千家万户,让百姓知道,海洋并不仅仅是海边、海滩,深海才是海洋最神秘的领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