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新民晚报:汪品先院士 ▏学校不是仓库、工厂,也别板着脸搞课题

时间:2019-06-14浏览:1342

2019黄浦教育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和标准答案不一,就被老师草率地否定;做科研,项目刚刚立项时就盘算着可以得几等奖……如果这些场景始终得不到改观,创新教育恐怕还要走不少弯路。今天,由上海市教育学会、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黄浦教育高峰论坛在沪召开。论坛以“创新教育与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汪品先教授带来一场名为“科学创新的能力培养”的主旨报告,为创新教育号脉,也引发与会者思考。

“学校不是批发知识的仓库、制造文凭的工厂,而应该成为培养能力的基地、陶冶情操的洪炉。”汪品先呼吁。


汪品先建言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把人变成了计算机


不能把人变成计算机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越来越像“人”,汪品先建言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反过来,把人变成了计算机。

“真正的原创从来不多,也不是所有工作都要求创新,但是重复性的工作也可以含有创意。”汪品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教师在传授既有的知识时,内容无疑是重复的,但和演奏、唱歌一样,表达却大有创新的余地。他自己也正是这么做的。这位83岁高龄的老科学家,每年都会坚持为同济师生上开学第一课,但是面对每一届学生,他都会重新准备讲稿。“如果上课像念经和背诵一样,那就糟糕了。”汪品先说。他特别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老师更加任重道远,“如果将教育过程视作一棵树,那么小学相当树根,大学相当树冠,中学就是树干,不仅承上启下,而且挺立在大地之上,撑起了这片教育之林。”


汪品先将教育过程比作一棵树


不要板着脸搞创新


门捷列夫是在睡梦中第一次梦见元素周期表的雏形、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了浮力、瑞士发明家迈斯德从粘在身上的牛蒡种子得到灵感,从而发明了如今广泛使用的尼龙搭扣,两名海洋学家在吃饭时,将灵感画在餐巾纸上,最终诞生了世界第一张海底观测网……这些科学界的小故事,汪品先院士信手拈来,只为了提醒台下听众,“科学本来就该是好玩的,千万不要总是板着脸搞创新。”


两名海洋学家将灵感画在餐巾纸上,最终诞生了世界第一张海底观测网


正是凭着海洋科考领域始终如一的好奇心,和一颗不老的“玩心”,去年,汪品先成了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年龄最大的乘客,圆了亲自下潜观测南海的梦想。他将创新动力的内力驱动力归结为两大因素:好奇心和成就感。

“我们是不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学生一说科学就是考试,老师一说科学就是SCI论文。但科学本来就是好玩的,是文化的一部分。”汪品先反复强调,从生产力角度而言,科学是有用的,但从艺术角度来说,科学更应是“有趣”的。真正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因为有趣。“我研究这个问题,如果有用那我太高兴了;如果没有用,我还是要研究,因为不解决我睡不好。”汪品先强调,老师要鼓励学生关注自己觉得有兴趣的东西,并学会独立思考,“不为考试,不为家长,不为好处,不为名气。”


【院士简介】汪品先,男,江苏苏州人,193611月生,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历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海洋地质系主任、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的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海洋地质的学科带头人。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