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Geology》发表南海大洋红层研究新进展:重建南海晚渐新世—中新世深海环流的演变

时间:2024-06-07浏览:10

近日,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舒威博士的研究成果“Late Oligocene–Miocene evolution of deep-water circulation in the abyssal South China Sea: Insights from Nd isotopes of fossil fish teeth”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Geology》在线发表。该成果利用南海中央海盆大洋红层中保存的鱼牙化石,开展钕同位素(εNd)分析,揭示出晚渐新世—中新世期间深海盆洋流格局的演化及其与西太平洋的水文联系。

晚中新世以前,南海海盆向东完全开放,与太平洋深水洋流可以自由交换,是全球大洋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因为缺乏记录海水的直接证据,南海中央海盆晚渐新世—中新世深水环流的演化特征仍未得到充分认识。在南海形成早期,中央海盆3500 m以深广泛发育大洋红层(Oceanic Red BedsORB),沉积速率缓慢(0.5~1 cm ky–1)、受区域构造事件的影响小,是开展古水团动力研究的绝佳材料。

该研究通过分析南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U1499站位大洋红层鱼牙化石εNd组成,获取了晚渐新世—中新世(27.0–10.0 Ma)期间南海深部水团组分特征的直接证据。与太平洋海水εNd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27–15 Ma期间,随着海盆逐渐加深,南海底层水先后受到UCDWLCDW的影响;15 Ma之后,南海与西太平洋的深水联系有所削弱(图1)。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为晚中新世吕宋岛弧北移隆升、吕宋海峡开始形成,南海—太平洋深水通道变窄和变浅,导致LCDW灌入南海受阻、南海深部水团通风变差;加之亚洲大型河流非放射性沉积物输入的强烈影响,南海深部水团εNd显著负偏。


1 晚渐新世—中新世南海中央海盆深水水团的主要来源与演变,显示U1499站位大洋红层鱼牙化石εNd记录及其与太平洋海水其他古海洋学记录的对比

 

论文第一作者舒威,于2023年获得同济大学与巴黎萨克雷大学联合指导的双博士学位,通讯作者为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Christophe Colin教授与我院刘志飞教授。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407, 41530964)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G52042.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