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我院博士生Thanakorn Jiwarungrueangkul发表《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封面论文,揭示湄公河盆地化学风化的东亚季风驱动机制

时间:2020-01-07浏览:538

        日前,我院刘志飞教授指导的泰国籍博士生Thanakorn Jiwarungrueangkul,以题为“Reconstructing Chemical Weathering Intensity in the Mekong River Basi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第34卷第11期(201911月)以封面论文形式正式发表。

  

        陆地化学风化是地形演化的主要过程,对陆源沉积物从陆地向海洋的运移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然而,陆地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长期以来一直颇受争议。该项研究通过分析南海南部湄公河岸外深海岩芯(德国“太阳号”岩芯SO18383‐3)的粘土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成份,发现粘土矿物比值“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和“蒙脱石/高岭石”与元素比值“TiO2/K2O”共同指示了湄公河盆地的化学风化强度,末次冰盛期、Heinrich事件(H1)、Younger Dryas时期、以及中晚全新世期间的化学风化作用减弱,而Bølling‐Allerød时期和末次冰消期时的化学风化作用加强,这与末次冰盛期以来的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一致,从而推断湄公河盆地的化学风化作用受到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化控制。

  

        该文的通讯作者为刘志飞教授,德国基尔大学Karl Stattegger教授为合作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全文链接: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29/2019PA003608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