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波恩大学Chris Ballhaus教授及柏林自由大学Michael Steiner教授来访交流

时间:2025-04-18浏览:29

2025326-29日,应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Simon Hohl副教授邀请,波恩大学Chris Ballhaus教授及柏林自由大学Michael Steiner教授到我室开展交流访问。

本次来访的Chris Ballhaus教授(University of Bonn, Germany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实验岩石学专家。他在高压高温实验岩石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其发表在NatureScienceEPSLJournal of PetrologyGCA等顶级期刊的论文被引用超过10000次。

Michael Steiner教授Freie Universitat Berlin, Germany2022年起,担任山东科技大学全职教授,是古生物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发表了100多篇关于寒武纪生物和化学地层学以及无脊椎动物分类学的文章,其研究成果在促进科学界对对古生物地球化石、微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还促进古海洋、古地理、与古环境构造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索。

327日上午,Ballhaus教授和Steiner教授分别为我室师生做了题为《Experimental Fossilization of Fish》和《Preservation of brains in marine fossils-facts or artifacts?》的精彩学术报告。



化石是地球科学的重要“档案”。在本次报告中,Ballhaus教授与我校师生分享了鱼类化石保存的物理化学机制的研究成果。他介绍了一项在25℃下进行的鱼石化形成化石的实验,通过控制水压、盐度、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值和沉降速率等关键参数,发现鱼死亡后最初几小时是形成化石的关键期,最佳实验化石在80天内形成。该研究为揭示化石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提供了新视角,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化石保存机制的理解,也为海洋地质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生命演化研究高度依赖化石记录与现代生物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本次报告中,Steiner教授聚焦海洋化石中大脑、神经组织和心血管系统的保存情况。他指出,尽管实验性埋藏学表明这些组织极易腐烂,但在中国的前寒武纪-寒武纪和中生代地层中,却观察到保存异常良好的软体结构。该发现为理解古生物软组织的保存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重建早期动物生命形态提供关键线索。



Chris Ballhaus教授和Michael Steiner教授的来访,将有力推动我室在实验岩石学和古环境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深化我室在实验岩石学和化石保存机制等方向的研究,推动相关课题的创新性进展。此次访问也将进一步拓展我室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撰稿:胡馨月

审核:程怡芳

编辑:李欣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