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解放日报:二百万年前南海海底“风暴”激烈

时间:2014-03-10浏览:322

4250米深处首根岩芯出水同济大学教授解读“玄机”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时间:02/12/2014

      本报讯 (记者 彭德倩)14天前启航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牵动人心。昨天,船上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刘志飞教授发回现场手记宣布,南海4250米深处第一根岩芯已被成功取出,第一周工作完全颠覆学界对南海的 “安静”印象——2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剧烈的浊流动荡。远古“海底风暴”因何而来?新的海洋之谜有待破解。
      作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新十年计划(2013—2023)的首航,此次也是我国时隔15年后第二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计划在水下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个钻孔,总进尺约4000米,将首次钻取南海形成时期的玄武岩样本。从古地球历史上看,南海所处的位置是一整片大陆,千百万年前因地壳运动,大陆板块分裂四散,才形成海洋,精确了解其形成过程,有助于人类掌握更多地球深处的信息。
      1月29日钻探船“决心号”从香港出发后,于1月31日即马年大年初一抵达水深4000多米的第一个站位,并开始钻探。2月1日凌晨成功取上第一根近10米长的岩芯,当岩芯打开时,船上科学家都被其中沉积物的丰富多变“迷住了”。
      此次从海底深处获取的岩芯显示,每十几或几十厘米厚就有粉沙和粘土物质组成的沉积旋回,每个旋回沉积物的颗粒粒度向上变细,旋回层的底部通常发生粒度突变。刘志飞说,“这告诉我们,这里的海底曾经频繁发生大规模的物质搬运和沉积作用,也就是浊流事件。”
      接下来几天的钻探更令人惊讶—— 一次次不断向海底深处进发的钻探取出岩芯显示,这种频繁的浊积层旋回一直持续到海底以下100多米。船上微体古生物学家现场鉴定得出结论,这种频繁的浊流活动从大致200多万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时的南海深部为何如此动荡?浊流输运的巨量沉积物质来自何方?谜底正待进一步揭开。
      据刘志飞教授初步分析,这个钻探站位虽然位于南海深海盆中央位置的平原地区,但附近海山林立,东西和南北向分别发育有南海扩张后形成的海山群,从海底平原起算都有三四千米之高。海山地形陡峭,极易形成滑坡等重力流搬运作用,浊流就是重力流的一种。他在船上实验室中分析还发现,岩芯中浊流沉积物里含有一定量石英、长石等矿物,表明可能来源于中性岩或中酸性岩区,而南海海山据称都为基性岩。因此,这些沉积物的来源可能有更多的可能,比如来源于南海周围陆地的远距离输运。如果真是这样,动荡的南海不仅仅是中央海区,可能遍及南海大部分深海区域。
      “南海深海几百万年以来究竟如何沧桑演变?钻探提供的全新线索,给我们带来了太多遐想”,刘志飞说。据了解,完成第一站位的钻探后,“决心号”将驶往位于南海中部4213米处的第二站位,那里被认为是南海“最新”长出的区域。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2/12/content_1141046.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