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报:我国主导的南海新一轮大洋钻探告捷

时间:2014-04-03浏览:282

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直接证据 为最终揭开南海形成之谜提供了新线索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表时间:04/03/2014


       本报讯(记者 吕宁)记者从4月2日上海同济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作为新10年(2013年~2023年)科学大洋钻探首个航次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第349航次,历经62天的南海科学钻探后,于3月30日在台湾基隆港靠岸,画上圆满句号。这也是我国时隔15年后第二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
       担任该航次并列首席科学家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春峰表示,该航次首次获取了南海中央水深4000米深海海盆的岩芯记录,仅从船上的初步分析看,就已获得多项重大新发现,成功实现了航次的科学目标。相信这将实质性地推动对南海深海演变过程的科学认识,最终揭开南海形成之谜。同时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在深海地球与生命交叉研究领域的综合水平。
       据悉,此轮南海大洋钻探共完成了5个站位的取芯,2个站位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钻探深度共4317米,其中沉积岩取芯1503米、基底玄武岩取芯100米,最大井深1008米。来自11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2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初步完成了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微生物等多科学测量和分析工作,为深入认识南海的地质演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春峰说,全面的科学研究还需要好几年,但仅从船上的初步分析看,已获得多方面重大发现,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的直接证据。二是发现南海形成过程中有多期次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南海的不少岛礁就是覆盖在海山上的珊瑚礁。此项发现为研究海山的形成原因、以及海底扩张如何停止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线索。三是发现南海深海盆反复变化的沉积历史。这成为研究南海、乃至西太平洋演变历史的宝贵证据。
       本航次还首次在南海深海盆的多个站位进行了地球物理测井和岩芯的地球物理属性分析,并开展了生物地球化学、洋壳流体与深部微生物活动观测与研究,直接确定了化学通量、热流、海底下面水热活动等信息。科学家表示,这对于今后南海的地质调查、油气勘探,对深入认识南海极端生物圈和海底下面水热活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下一步,船上科学家将在各自实验室对取到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两个月后形成一份关于本航次的初步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与南海第一次钻探的汪品先教授认为,南海二次钻探对于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深海科技能力建设、海洋人才培养、环境与减灾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在南海赢取国际科技主导权的有效手段,将极大推动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链 接
       大洋钻探是计划是20世纪全球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计划通过深海海底钻探取芯和观测试验,探索国际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中国1998年加入该计划。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