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新民晚报:南海成形约有1700万年

时间:2014-04-04浏览:275

新一轮钻探得出初步结论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时间:04/02/2014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中国南海形成之谜破解指日可待。今天上午,在刚刚完成南海新一轮大洋钻探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春峰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大洋钻探首次获取了南海中央水深4000米深海海盆的岩芯记录,仅从船上的初步分析看,就已首获多项重大新发现,将实质性地推动对南海深部过程的科学认识,最终揭开南海形成之谜。
        根据南海海底岩石的钻探和研究,科学家得到初步结论:南海的大致轮廓主要形成于1700万年前到1600万年前之间。
        “尽管早已知道南海形成的奥秘就藏在深海盆地之下,但受科技条件限制,这个奥秘长期以来还一直是科学考察的盲区。”李春峰教授说,近三四十年来,对南海大陆架和陆坡海底已进行了大量科学考察,各国所打的石油钻井就超过4000口,但南海中央水深超过4000米的深海盆地却从未钻探。为此,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作为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首个航次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两个月前正式启动。349航次正是第一次利用国际最先进技术,探索南海深海盆地的演变历史。
        李春峰介绍,此次钻探取得三个重大发现:一是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的直接证据。此航次首次钻取了硬性的玄武岩,在南海东西两大海盆都获得了非常新鲜的洋壳玄武岩样品,初步标定了南海东西两大海盆的年龄。
        二是发现南海形成过程中有多期次的大规模火山喷发。钻探发现的多层玄武岩和多层火山碎屑岩,说明南海扩张形成的晚期有过多期强烈的火山活动。
        三是发现南海深海盆反复变化的沉积历史。钻探发现了大规模的浊流沉积和多期次的钙质超微化石沉积交替出现,还在大洋玄武岩基底上发现数十米厚的黄褐色泥岩,这告诉我们:南海形成之后有过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是研究南海乃至西太平洋演变历史的宝贵证据。 
http://xmwb.xinmin.cn/html/2014-04/02/content_5_4.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