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汪品先:科学与文化之间,不能“两张皮”、不能“断头路”

时间:2017-11-01浏览:1214

教育在线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徐瑞哲
“是不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都要板起脸来讲?”当今科学教育,学生一说科学似乎就是考试,老师一说科学似乎就是SCI论文。

日前,沙特授予一位“女”机器人索菲亚本国公民身份。有人说,人把机器人变成人,那么人应该把自己变成什么?这就看教育的结果。29日,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汪品先教授表示,教育如果出了问题,科学也会出问题,其背后则可能是文化出了问题。

这位年过八旬的海洋科学专家,从古今中外视角前来考察科学与文化“两张皮”、“断头路”现象。在同济二附中现场,参与2017年科学教育国际论坛的各地校长们也发出类似感慨。




科学艺术,同属文化

汪品先院士举了不少科学与文化的相关人物案例,其中有一个是他的好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教授,也是古海洋学创始人之一夏克列顿。这位爵士是一位业余音乐家,喜好黑管演奏,在剑桥开设的课程也是“音乐物理”。“我在他家住过,地上都是乐谱,除了吹黑管时,平时极少穿皮鞋。”

另一人是汪品先评价颇高的一部中译本原作者——仅有学士学位的游记作家布莱森,却著有大量高级科普作品,比如畅销书《万物简史》就被译成近40种文字。除多种写作奖项外,布莱森还曾获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年度化学奖,还曾被聘为英国杜伦大学的校长(校监)。

在汪品先看来,这样的人物在中国还太少。其实,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甚至有人说创立现代科学的不是牛顿,而是达芬奇。汪品先认为,科学创新与艺术创作其实异曲同工,比如灵感: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是在澡盆里发现的;而欧阳修作文构思,也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并不在书桌上。

事实上,科学具有两重性。这位老科学家说,科学的果实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的土壤是文化,而且是先进文化。作为生产力,科学是有用的;作为文化,科学是有趣的。因此,科学本来就是好玩的,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是有用,一个是有趣。

汪品先院士


断层所在,即是创新

“有趣这一点,我们说得太少。”汪品先向海内外科学教育工作者发问,“是不是把科学描绘得太严肃了,都要板起脸来讲?”当今教育环境,学生一说科学似乎就是考试,老师一说科学似乎就是SCI论文。

“其实,科学与文化互为条件,一旦失衡就会产生偏差。”假如科学家不考虑社会需求,只知道自娱自乐,科学必然萎缩;相反,失去文化滋养、缺乏探索驱动的科学研究,只能做做技术改良,难以有创新突破。正是因为两者的文化同源性,许多国家设有“艺术与科学院”,将它俩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创造性思维、都是创新冲动。

“如果这两者中间有个断层,那么断层的牺牲品正是创新。”他认为,断层的成因在于缺乏两者之间的桥梁,缺乏文化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的文化素养,缺乏“两栖型”人才。他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海纳百川,是上海的长处,“能不能发挥海派特色,在上海架起科学与文化的桥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机遇。”




质疑已知,挑战未知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表示,“科学正是对于整个世界理解的创新,这种理解力是在变化中形成,对学生一生都至关重要。”如果教育只是灌输既有的概念与已经确定的“正确答案”,那么这样的教育其实是无法让人理解创新的。

汪品先以他再熟悉不过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国内硕士生课程甚至被称为“本科七年级”,再往上则缺乏来自博士论文的科学突破。反观海外,许多国际学术突破,都来自博士学位论文,比如爱因斯坦1905年发表狭义相对论,同年就获得博士学位。

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眼中的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科学精神:“质疑已知,挑战未知。”对此,汪品先表示,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科学不同,现代自然科学之所以几百年来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后人的发现总是对前人认识的纠正甚至于否定。因此,对原有主流观点的怀疑,正是科学发展的起点,“锦上添花”并不能导向科学的进步。

“与此相应,教育不该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尊重学生发散性甚至是颠覆性思维。”汪品先告诉记者,自己写给学生一句话:“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





题图来源:新华社/视觉中国栏目主编:徐瑞哲图片编辑:曹立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