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亮点
  • 陆海条件变异驱动下的陆架海悬沙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生态效应: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杜云飞博...2025-03-24
  • 中中新世颗石藻碳酸盐反向泵与碳循环协同变化: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孙立舜研究成果在...2025-03-12
  • 边缘海自生粘土过程对海水钾收支的影响:EPSL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武雪超最新研究...2025-03-12
  • 南亚降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辛全博士研究成果在《GPC》发表2025-03-07
  • 人为变暖对北极大气环流变化发挥主导作用:Science Advances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刘忠方...2025-03-05
  • 放射性核素解密长江水下三角洲侵蚀的级联效应:《GRL》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吴伊婧博士最...2025-02-25
  • 大型河口工程对长江口动力地貌的累积影响效应:JOH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韩香举研...2025-01-07
  • 海洋热含量(OHC)对印度夏季风降雨的调控作用:《Geol. Mag.》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王...2024-12-26
  • 青藏高原隆升驱动大洋环流改组和太平洋深部碳库扩容:《GPC》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2024-12-26
  • 生物磁铁矿实验分析和微磁模拟提供古环境重建约束: 《JGR: SE》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薛...2024-12-26
  • 《QSR》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胡忠亚副研究员最新成果:青藏高原湖泊反风化作用影响全球...2024-12-23
  • Palaeo-3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Jirawat Deemuenwai研究成果:南海中新世深水环流强...2024-12-17
  • 《GPC》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后田俐萍最新研究成果:多指标定量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2024-12-16
  • Applied Geochemistry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Pham Nhu Sang博士研究成果:湄公河流域化学...2024-12-09
  • GPC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嘉盈研究成果:浮游动物粪粒碳输出的南海记录与全球对...2024-12-05
  • JGR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后张锟研究成果:白令海阿留申海盆区次表层涡旋的分布与特征2024-12-02
  • GCA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邓凯副教授成果:全球海洋铍同位素循环模拟2024-11-20
  • GCA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韦兵兵博士最新成果:马来半岛河流-河口-巽他陆架的有机碳降解...2024-11-18
  • GRL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涂俊彪副研究员研究成果,揭示黑潮入侵长江口海域激发剪切不稳...2024-11-05
  • JGR发表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陈建全研究成果:2023年土耳其Mw7.8和Mw7.6级双地震的应...2024-11-01
  • 返回原图
    /